凯发娱乐下载-凯发娱乐真人

  • 首 页
  • 教育理念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师资团队
  • 明星学员
  • 精彩视频
  • 优秀作文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公司理念
  • 公司心得
  • 教师文案
  • 招生专栏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企业公告
  • 公司资讯
  • 活动展示
  • 资深教师
  • 孩子大王
  • 妙妙团队
  • 作文秀才
  • 文墨公主
  • 活动照片
  • 小学作文
  • 写话作文
  • 记事作文
  • 写人作文
  • 写景作文
  • 抒情作文
  • 想象作文
官网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最新动态 >

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,就是让孩子觉得父母没好好过日子

时间:2019-10-09 10:22    来源:     作者:网络     浏览: 次


原标题: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,就是让孩子觉得父母没好好过日子

文 |吴在天

本文由:不懂点心理(bddpsy)

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,在父母看来或许是理所应当的,但如果父母对孩子太“好”的话,也许容易让孩子在感动之余,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内疚感。

1

有位朋友读中学时,是在市里的学校住宿,有次生病了给家里打电话,因为妈妈是护士,她想问问妈妈可以吃些什么药,结果,妈妈因为特别担心,连夜从镇上赶来学校。

她说当时非常感动,之后却很内疚,内疚到自责,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会照顾自己,这么大的人了,还要父母如此地担心。

后来,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,她都不敢和妈妈说,即使是在外面受到委屈难过,都不敢和家里说了,因为她很害怕,害怕妈妈太用力太用心地爱她,妈妈的焦虑和担心会让她产生很深的内疚感,她想要的并不是这样的爱。

这位朋友有些无奈地对我说:有时候,这样的爱,让她感动得不敢动了。她希望妈妈拥有自己的生活,有些自己的欲望,而不是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到她身上。

但是每当这个时候,她就对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更觉得内疚,妈妈什么都没有做错呀,又对自己这么好,我怎么能够这样想呢?

因为内疚感让她很难受,为了避免自己对妈妈的内疚,所以她尽可能的避开妈妈,所以有事情也不愿意和家里说。

展开全文

2

心理学家克莱因认为,婴儿在刚出生的头三个月,在妈妈的悉心照顾下,会感到非常的满足,因为妈妈的乳房会及时出现。

但是渐渐的,婴儿会发现当自己饿的时候,妈妈的乳房并不总是会及时出现。这个等待的过程,就会让他感到绝望,焦虑和愤怒。

婴儿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破坏性的冲动,幻想着要毁灭这个妈妈,所以当妈妈的乳房出现的时候,婴儿可能就会用撕咬的方式去弄疼妈妈。这时的婴儿是在释放他们愤怒的情绪,实施攻击和报复。

由于小婴儿分不清现实和幻想,他会认为在幻想中渴望的事情真实的发生了,他以为他毁灭了妈妈。这时候,孩子又会生出一种恐惧,出于对丧失爱的客体的恐惧。因为他恨的这个妈妈,也是她所爱的妈妈。

最初的内疚感,就这样产生了。

所以克莱因认为,这是一个人最初的内疚感的来源。

我们都知道,当我们发现我们对自己所爱的人,有强烈的恨意或攻击性的冲动的时候,可能会感到担忧和内疚,婴儿也是如此。

内疚虽然让人难受,但是内疚也有好处。克莱因认为,内疚的作用是用来整合爱与恨的。

合理的内疚是一个人的良知,我们需要通过内疚来测量自己和他人的边界。因为这些内疚感,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亲近的人造成伤害。

那如果说合理的内疚,具有整合爱和恨的功能的话。那过度的内疚,就会让我们不断的进行自我攻击,最后关系的痛苦和疏离。

3

那为什么有人会有过度的内疚呢?

佛罗伊德认为,人有本我,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组成,只有这三个部分协调统一,才不会产生冲突,不会出现心理问题。

本我,反映了人的欲望。超我,则是我们内心的约束和规范。超我过于强大的人,会认为很多本能欲望的部分是不好的,就会过于压抑自己的本我。

在成长的过程中,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约束,对他们成长的过度禁止和控制,导致了孩子形成了过强的超我。那么,孩子可能也会用超我来打压自己。

过度的内疚,来源于我们内心过高的自我控制。

但是,本我的欲望总是会自然而然的产生,他们压抑不住的时候,就容易产生过度的自责和内疚。

有这样一个案例:

有个孩子和父母逛商场的时候,看到有钢琴表演,就觉得挺好玩的。父母看孩子好像对钢琴有点兴趣,就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,还给孩子报了培训班。

练钢琴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有些枯燥,孩子天性都有爱玩的地方,孩子就不大愿意用玩的时间来练钢琴。

但是他的父母就流泪控诉说:你看家里省吃俭用,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学习,我们赚钱也不容易,钢琴这么贵买回来,你说不练就不练了,我们那么辛苦培养你,我们容易吗?…

想象一下,如果这个孩子是个比较乖和懂事的小孩,他很有可能就会觉得父母很不容易了,自己太自私了,又让父母伤心难过了。于是,他可能就会内疚自责。

很多的父母,往往会利用孩子的这部分,用这种方式催化了孩子的内疚感,用内疚感去控制这个孩子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他会内化这个部分,在他其他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的时候,也容易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。认为都是自己不好而造成的,他就会常常的感到内疚。

4

很多父母没有自己的人生,没有自己的乐趣,他们需要靠付出感来对孩子好,但是这种付出感会让孩子觉得,是自己的存在让父母没有了人生,做儿女的会因此想要离开父母,却又会因为自己有想要逃离的想法加深了内疚。

这就是过度的内疚,这种内疚,会让人觉得很痛苦难受,而且这部分难受的情绪还无法释放,最后会转化成很深的愤怒。

当你发现自己经常容易陷入内疚之中的话,需要觉察自己,是不是过于的和对方融合,即使有些事情根本不是你的错。

其次,如果是自己有错误的话,承认和接受错误的发生。自责和内疚可能会缓解你内心的焦虑,但是对于事实的改善却于事无补。停下自我攻击,才能面对和解决事情,并从过度内疚模式中走出来。

荣格说: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,莫过于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。

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在心理上分离,还把孩子视为自我的一部分,孩子的自我就没有了边界感,孩子的心理就会是未分化的。

我们常常听到说愚孝,什么叫愚孝?即孩子牺牲自己的利益,甚至是自己小家庭的利益,一味去讨好父母。

对应愚孝的,还有愚爱。即父母牺牲和放弃了自己的时间、生活,一味地为了孩子付出。而这些,都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存在感,都是希望在别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感。

每个孩子对父母都是有爱有恨,而我们的家庭与文化,常常只允许孩子对父母表达爱,恨只能藏着,所以感动之余的内疚,就会导致孩子的自责,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够好,就需要拼命地证明自己。

只有父母拥有自我,孩子才能拥有自我,只有父母拥有自己的生活,孩子才有拥有自己的生活。羁绊会被传承,爱和自由也可以传承。

来源:不懂点心理(bddpsy)吴在天,心理咨询师,心理专栏作者,著有《把生命活给自己看》《亲子关系对了 孩子的世界就对了》 不懂点心理,怎么做自己。原文标题《总认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,我们为什么会内疚?》转载已获授权。

编辑:白杨

: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上一篇:孕妈7个月才显怀,去检查医生说没问题?怀孕不显怀是好是坏?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 

营养保健


网站首页| 教育理念| 新闻中心| 师资团队| 明星学员| 精彩视频| 优秀作文| 关于我们|
Copyright 2003-2015 某某作文 - 中国第一基础教育门户网 客服QQ 88888888
Copyright © 2018 凯发娱乐下载凯发娱乐下载-凯发娱乐真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